中南大学曾朝阳、熊炜、龚朝建课题组解析槟榔相关口腔癌发病新机制
范春梅 2024年01月18日 17:17 浏览次数:
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曾朝阳、熊炜及湘雅二医院口腔医学中心龚朝建团队,利用最先进的空间转录组和空间代谢组学平台,解析了槟榔相关口腔鳞癌发病新机制,相关论文“Spatial 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lomic Landscapes of Oral Submucous Fibrosis-Derived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its Tumor Microenvironment(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相关的口腔鳞癌及其肿瘤微环境的空间转录组及代谢组特征)”于2024年1月16日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先进科学,影响因子:15.1)杂志。曾朝阳、熊炜、龚朝建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硕士生郅远、字墨馨、肿瘤研究所博士生王倩为并列第一作者。该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湖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和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等资助。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简称“OSF”)是一种与咀嚼槟榔关系密切的癌前病损状态,部分OSF最终会演进为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但目前对于OSF来源的口腔鳞癌恶变进程的具体分子机制仍然很不清楚。
(空间多组学技术揭示槟榔相关口腔鳞癌恶变机制策略图)
该研究联合了最新的空间转录组学(Spatial Transcriptomics)与空间代谢组学(Spatial Metabolomics)技术,首次获得了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相关口腔鳞癌组织中癌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空间位置信息及这些细胞内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特征;率先揭示了部分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相关口腔鳞癌细胞在原位癌区域内发生部分上皮-间质转化 (Partial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pEMT),最终获得成纤维细胞样表型并参与胶原沉积,同时展示了该过程中肿瘤微环境中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发现了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相关口腔鳞癌具有以多胺代谢异常为代表的代谢重编程现象,后者可能在促进肿瘤发生和免疫逃逸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该研究的空间多组学数据为破译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相关口腔鳞癌的机制以及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曾朝阳现为中南大学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熊炜为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龚朝建是中南大学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该团队长期聚焦头颈鳞癌癌变原理及临床精准诊疗,近年来取得多项重要创新成果,先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ancer Research、Molecular Cancer、Advanced Science等国际期刊发表了系列高水平论文。团队常年招聘特聘副教授(副研究员)、讲师(助理研究员)及博士后。
联系方式:
曾朝阳个人网址:https://faculty.csu.edu.cn/zengzhaoyang/zh_CN/index.htm
Email:zengzhaoyang@csu.edu.cn
熊炜个人网址:https://faculty.csu.edu.cn/xiongwei/zh_CN/index.htm
Email:xiongwei@csu.edu.cn
龚朝建Email:gongzhaojian4458@csu.edu.cn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306515)
(一审:马健;二审:尹沅江;三审: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