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王念副教授成果在Science子刊发表
朱雅茜 刘瑛 2025年05月09日 15:17 浏览次数:
近期,国际顶级医学学术期刊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发布中南大学湘雅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王念副教授参与的研究成果“A neuroimmune pathway drives bacterial infection (一种神经免疫通路驱动细菌感染)”。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康睿/唐道林教授、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蒋建新院士为本文的通讯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基础医学院的王念副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柳娇研究员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病原体诱导的脓毒症死亡构成了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其神经免疫机制尚未被充分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递质对ACOD1表达的调控作用。ACOD1是由细菌脂多糖(LPS)激活的免疫代谢调节因子。通过筛选多种神经递质,研究者发现多巴胺在先天免疫细胞中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ACOD1表达。机制上,DRD2可与TLR4形成复合物,进而激活MAPK3依赖的CREB1磷酸化,启动ACOD1转录。相反,多巴胺通过DRD2干扰TLR4与MYD88的相互作用,但并不影响LPS诱导的TLR4-MD2-CD14复合物的形成。ACOD1表达上调可诱导CD274/PD-L1的生成,而这一过程独立于其代谢产物itaconate,从而在脓毒症中加剧炎症相关的免疫抑制。研究者进一步发现,延迟给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pramipexole)可显著降低细菌性脓毒症小鼠模型的死亡率;相反,使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阿立哌唑(aripiprazole)则加剧了脓毒症的致死率。此外,患者体内多巴胺-ACOD1轴的调控失衡与脓毒症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该神经免疫通路可能为未来脓毒症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上述发现揭示了神经递质与先天免疫之间的直接联系,并提示通过调控ACOD1信号通路可为致死性感染提供潜在治疗策略。
王念副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脓毒症多器官功能损伤的研究,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本研究得到了中南大学湘雅基础医学院、脓毒症转化医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的大力协助和支持。